使用羅德與施瓦茨示波器進行 EMI 調試
這是一篇關于使用示波器進行電磁干擾(EMI)調試的應用指南文章,主要介紹了EMI問題的基本原理、測量方法以及如何使用R&S?RTO6示波器進行EMI調試。文章通過一個實際的IP電話案例,展示了如何利用近場探頭和電流探頭來定位和分析EMI問題。以下是對這些核心內容的簡要概述:
1. 電磁干擾(EMI)問題的基本原理:
干擾源:現代數字電路使用高頻方波信號,開關模式電壓轉換器也是干擾源之一。
耦合機制:干擾信號通過公共阻抗、電場、磁場或電磁場耦合到發射元件。
發射元件:如連接線、印刷電路板走線、內部電纜、組件和散熱片等無意天線。
2. EMI問題的測量方法:
近場和遠場:遠場測量用于法規符合性測試,近場測量用于定位干擾源。
RFI電流和電壓測量:測量連接線上的RFI電流和電源線上的RFI電壓。
電流探頭:用于測量RFI電流,選擇合適的探頭內徑和頻率響應。
近場探頭:用于測量電場和磁場,定位干擾源和分析去耦機制。
3. 使用示波器進行EMI調試的實踐方面:
基本步驟:包括參考測量、RFI電流測量、近場測量和評估可能的糾正措施。
R&S?RTO6示波器的設置:包括基本設置和特殊功能,如高采集帶寬、疊加FFT、門控FFT和頻率掩模觸發。
調試技巧:避免過載,監控時域信號,調整垂直靈敏度。
4. IP電話EMI調試實例:
遠場分析結果:確定了250MHz和375MHz等關鍵頻率的干擾。
RFI電流測量:在連接的LAN線和聽筒線上測量RFI電流,確定了主要發射元件。
近場分析:使用近場探頭定位干擾源,如處理器、RGMII接口、LAN PHY和主轉換器。
調試結果:通過濾波、終端措施、布局更改等方法顯著降低了RFI發射。
5. 總結:
示波器成為產品開發中調試EMI問題的有力工具。
本文通過理論和實踐指導,展示了如何有效分析并解決EMI問題。
這篇文章為在產品開發過程中使用示波器進行EMI調試提供了詳細的指導和案例分析,通過實際的操作步驟和具體實例,展示了如何有效地定位和分析EMI問題,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。
技術支持